2025年中国苹果产销峰会暨静宁苹果招商推介大会丨静宁:纸箱企业开足马力保供应
金秋时节,静宁苹果进入采摘、销售的关键期,作为苹果产业链“最后一公里”的包装环节,县域内纸箱包装企业开足马力赶订单,以自动化生产与多元产品矩阵,为静宁苹果上市备好“专属嫁衣”,彰显出“农业龙头带动工业配套,工业升级反哺农业发展”的县域经济协同活力。
金秋时节,静宁苹果进入采摘、销售的关键期,作为苹果产业链“最后一公里”的包装环节,县域内纸箱包装企业开足马力赶订单,以自动化生产与多元产品矩阵,为静宁苹果上市备好“专属嫁衣”,彰显出“农业龙头带动工业配套,工业升级反哺农业发展”的县域经济协同活力。
平凉,是原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在这里,苹果不只是单纯的水果,更是180多万群众心中改写命运、书写传奇的象征。在这里,一颗颗红苹果正经历着从“致富果”到“幸福果”的精彩蝶变。
平凉,是原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在这里,苹果不只是单纯的水果,更是180多万群众心中改写命运、书写传奇的象征。在这里,一颗颗红苹果正经历着从“致富果”到“幸福果”的精彩蝶变。
10月11日,奔流新闻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甘味出陇”系列新闻发布活动——“静宁苹果”专场发布会上获悉,
10月16日,2025年中国苹果产销峰会暨静宁苹果招商推介大会即将启幕,回望这片土地47年的果业征程,从1978年播下第一粒果苗,到如今年种植面积150.92万亩、产值突破150亿元的“黄金产业”;从“散小杂”的零星种植,到“县县有基地、乡乡有园区”的集群化发
近年来,朱店镇立足自然区域优势,统一规划建设山地有机苹果,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创新机制、厚植优势、聚焦产业,全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持续增收。
金秋十月,庄浪县万泉镇漫山遍野硕果满枝,果农们笑意盈盈摘下饱满的果实,大红苹果映红了田间地头,也映红了丰收路。近年来,万泉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推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一体两翼、南果北菜”的现代产业格局,果品商贸市场繁荣,成为全县果品的重点生产区域
秋日的庄浪县,空气中弥漫着苹果清香。一排排果树硕果累累,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然而,这里的苹果,早已不满足于只做鲜果市场上的“尖子生”,它们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形记”,化身为一瓶瓶美酒、一箱箱饮品,沿着不断延伸的产业链,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这个苹果是在海拔1700米左右的大山产出的,口感脆甜,主要我们施的是农家肥,种出的苹果品质好,这是最后一波了,剩下的要等20几天后才可以给大家邮寄。”静宁县司桥乡潘王村致富带头人马亮在直播间不断地推介村民们种植的农产品。
九月的黄土高原,天高云淡。清晨六点,天刚麻麻亮,静宁县雷大镇兴坪村的果农王进喜和妻子已经在地里忙碌多时。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枝头,在晨光中闪着诱人的光泽。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生命力的价格指数编制与应用,协同区域金融业态发展,成为稳定产业经济的重点。基于“保险+期货”成功案例的剖析,新华指数研究院充分发挥国家金融信息平台的优势以形成权威价值标的,促进农产品价格保险的广泛参与,进而提升价格指数服务乡村振兴
九月是苹果生长的关键时期。在静宁县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绿肥苹果园种植基地里,技术人员俯身查看十字花科绿肥作物的生长态势。这片果园,经绿肥滋养的土壤疏松肥沃,孕育着饱满的果实——“采用‘绿肥+’技术后,苹果单果重增加18.4%,果糖含量等营养品质提升超